女性漏尿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雌激素替代疗法、抗胆碱能药物、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方式治疗。女性漏尿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雌激素水平下降、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松弛是女性漏尿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或更年期女性。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坚持收缩放松盆底肌群,每组10-15次,持续3个月可见改善。生物反馈治疗辅助训练效果更佳。
2、膀胱训练:
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尿急尿失禁,需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初期每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至3-4小时。记录排尿日记,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饮品,减少膀胱敏感度。
3、雌激素替代: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使尿道黏膜萎缩,局部应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尿道闭合压力。口服结合雌激素需评估血栓风险,阴道给药方式安全性更高,需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
4、抗胆碱药物:
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可选择索利那新、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M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缩缓解尿急,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5、β3受体激动剂:
米拉贝隆作为新型膀胱松弛剂,选择性激活β3肾上腺素受体增加膀胱容量。相比抗胆碱药物,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适合老年患者,常见副作用为血压升高。
日常需控制体重减轻腹压,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摄入蔓越莓汁预防尿路感染,补充维生素D增强肌肉功能。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盆底康复,每日饮水控制在1.5-2升,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症状持续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