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辅助、碱化尿液药物、中药调理、预防复发药物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见原因,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复杂性尿路感染需延长疗程至7-14天。
2、止痛药物: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减轻排尿灼热感。膀胱痉挛患者可选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减少尿频尿急症状。
3、碱化尿液药物:枸橼酸钾颗粒可碱化尿液,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繁殖。碳酸氢钠片能中和酸性尿液,减轻排尿疼痛。需监测尿pH值维持在6.5-7.5范围,避免过度碱化。
4、中药调理:湿热下注型可选用八正散、三金片等清热利湿方剂。反复发作患者适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中药需辨证施治,配合抗生素使用可减少复发概率。
5、预防复发药物:蔓越莓制剂含原花青素可阻止细菌黏附尿路上皮。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增强尿道抵抗力。长期低剂量抗生素预防适用于每年发作超过3次者。
尿路感染治疗期间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增加排尿次数冲刷尿道。避免摄入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选择西瓜、梨子等利尿水果。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复发患者建议完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结石或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