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诱发瘙痒的某些基础疾病可能通过接触传播。肛门瘙痒可能由局部刺激、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皮肤疾病、肛周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局部刺激:粪便残留或过度擦拭可导致肛周皮肤屏障受损,产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排便后清水冲洗并拍干,穿着透气的纯棉内裤可缓解症状。
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为红斑伴卫星状皮疹。该病可通过共用毛巾传播,需规范使用酮康唑、克霉唑等抗真菌药膏治疗。
3、寄生虫感染:蛲虫感染多见于儿童,夜间成虫在肛周产卵引发剧痒。虫卵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需全家同步服用阿苯达唑,并用沸水烫洗床单衣物。
4、皮肤疾病:银屑病或湿疹可能累及肛周,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鳞屑性斑块。这类疾病虽不传染,但需持续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控制症状。
5、肛周卫生不良:汗液积聚或残留清洁剂可能破坏皮肤酸碱平衡。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一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
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是预防瘙痒的基础措施。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选择宽松衣物避免摩擦,剧烈瘙痒持续不缓解需排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