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皮肤屏障修复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由金属饰品、化妆品、化学制剂、植物接触、紫外线刺激等原因引起。
1、远离过敏原:立即停止接触可疑致敏物质,如镍制首饰、染发剂或清洁剂。记录近期接触物品清单有助于识别过敏源,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确诊。日常选择无香精、无防腐剂的护肤品减少刺激。
2、冷敷镇静:使用4-6层纱布浸冷藏生理盐水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灼热感,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急性期禁用热水烫洗或肥皂清洁。
3、外用药物治疗:中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适用于轻度红肿,强效激素如卤米松用于严重苔藓化皮损。非激素类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及儿童皮肤。
4、口服药物干预: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瘙痒症状,严重泛发者短期服用泼尼松。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用药不超过7天。
5、修复皮肤屏障:皮损消退后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医学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物理防晒。慢性患者可进行低频次紫外线治疗。
接触性皮炎患者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如海鲜、芒果,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恢复期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出汗刺激。瘙痒明显时可轻拍代替抓挠,夜间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搔抓。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水疱渗液需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