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阴唇瘙痒可能由经血刺激、卫生用品过敏、局部潮湿、外阴阴道炎或激素波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更换卫生用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经血刺激:经血长时间接触外阴皮肤可能破坏弱酸性环境,导致瘙痒。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用力擦拭。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经期避免穿紧身裤。
2、卫生用品过敏:卫生巾中的荧光剂、香精等成分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更换无添加的棉质卫生巾或月经杯,瘙痒严重时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经期前做皮肤贴布试验排查过敏原。
3、局部潮湿环境:长时间使用护垫会使阴部处于闷热状态,滋生白色念珠菌。选择透气的网面卫生巾,夜间改用夜安裤。清洗后可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外阴,保持局部干燥。
4、外阴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伴随鱼腥味分泌物,念珠菌感染常见豆腐渣样白带。需做白带常规检查,细菌感染使用甲硝唑栓,真菌感染选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5、激素水平变化:经前雌激素下降会降低阴道黏膜抵抗力。补充维生素B族和益生菌,穿宽松睡衣减少摩擦。黄体期可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但需医生指导。
月经期需避免高糖饮食以防真菌滋生,每日饮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选择温和的弱酸性私处清洗液,水温控制在37℃以下。瘙痒持续3天不缓解或伴随异常分泌物时,需妇科检查排除滴虫感染等疾病。经期后仍反复发作建议检测血糖和性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