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质增生可通过口腔颌面外科、骨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中医科等科室治疗。该疾病通常由创伤修复反应、慢性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口腔颌面外科:作为核心诊疗科室,可开展颌骨成形术、病灶刮除术等手术治疗。下颌骨骨质增生可能与长期咬合创伤、牙源性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骨性膨隆、牙齿移位等症状。早期病例可采用咬合调整、义齿修复等保守措施。
2、骨科:针对合并全身性骨代谢异常者,可进行骨密度检测和系统性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可抑制异常骨形成,配合钙剂、维生素D3补充基础营养。
3、康复医学科:物理因子治疗是重要辅助手段。超短波疗法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冲击波治疗能促进增生骨质重塑。每日3次张口训练配合局部按摩可维持关节活动度。
4、疼痛科:神经阻滞技术适用于顽固性疼痛患者。在下颌孔、卵圆孔处注射利多卡因复合曲安奈德,配合口服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等NSAIDs药物缓解症状。
5、中医科:采用活血化瘀类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加减,外敷芒硝冰片散促进局部消肿。针灸选取下关、颊车等穴位,隔日1次改善局部气血运行。
日常护理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患处,避免进食坚硬食物。适度进行颈部旋转、侧屈运动,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有助于维持骨代谢平衡。出现进行性张口受限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复查CT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