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项

发布时间:2025-04-14 14:11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饮食调整、胎儿监护、药物干预及定期监测。该病可能与激素水平升高、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等症状。

1、皮肤护理:避免抓挠瘙痒部位以防感染,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后涂抹无香料保湿霜,冷敷可暂时缓解瘙痒感。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热洗澡水加重皮肤干燥。

2、饮食调整: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减轻肝脏负担,如鱼肉、鸡胸肉、豆腐等。增加燕麦、苹果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酸排泄。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

3、胎儿监护:每周进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孕32周后增加至每周2次。每日记录胎动次数,发现胎动减少或消失需立即就医。超声检查监测胎盘功能及羊水量变化。

4、药物干预:熊去氧胆酸可改善胆汁淤积症状,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苯巴比妥用于缓解严重瘙痒症状,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变化。维生素K补充剂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5、定期监测:每两周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及肝功能指标,数值持续升高需住院治疗。血压血糖监测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并发症。产后42天复查胆汁酸水平直至恢复正常。

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加重胆汁淤积。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减少夜间瘙痒发作,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之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并记录症状变化,出现黄疸、陶土样大便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产后仍需随访3-6个月确认胆汁代谢完全恢复。

上一篇:排卵期小腹隐隐疼怎么治疗 下一篇:刷牙恶心是不是癌变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