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后壁增厚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方式治疗。鼻咽后壁增厚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原因引起。
1、慢性鼻炎:
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鼻咽后壁黏膜增生肥厚。患者常伴有鼻塞、黏稠鼻涕倒流等症状。日常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
2、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反复刺激引发黏膜水肿增厚,多伴鼻痒、阵发性喷嚏。需检测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室内定期除螨。发作期口服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严重者需进行脱敏治疗。
3、鼻窦炎:
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鼻咽部,可能伴随头痛、面部压迫感。建议每日进行鼻腔冲洗,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细菌性感染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程不少于2周。
4、腺样体肥大:
儿童多见,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后鼻孔,引发睡眠打鼾、张口呼吸。轻度可通过鼻用激素控制,中重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需预防感染并监测出血情况。
5、鼻咽部肿瘤:
良性肿瘤如纤维血管瘤或恶性肿瘤均可能导致局部增厚,常伴回吸性血涕、耳鸣。需通过鼻咽镜活检明确性质,恶性肿瘤需放疗联合顺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
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适量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增强免疫力,坚持有氧运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分泌物倒流,长期症状不缓解需及时进行鼻咽部CT或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