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升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胰腺炎、胆结石等健康问题。
1、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斑块破裂可能诱发急性血栓,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胸闷等症状。控制胆固醇需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增加燕麦等膳食纤维。
2、心脑血管病:
冠状动脉斑块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动脉病变导致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偏瘫等症状。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可调节血脂,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3、脂肪肝病变:
胆固醇在肝脏过度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发展为肝纤维化。右上腹隐痛、乏力是常见表现。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限制精制糖摄入。
4、急性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诱发胰酶异常激活,表现为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发病需禁食并静脉补液,严重者需血浆置换。日常应避免饮酒,控制每日脂肪摄入低于50克。
5、胆石症风险:
胆固醇过饱和形成胆结石,可能引发胆绞痛或胆囊炎。典型症状为进食油腻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无症状结石建议定期超声监测,反复发作者需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每日摄入深海鱼200克可补充ω-3脂肪酸,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脂代谢。烹饪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将食盐控制在5克以下。定期检测血脂四项,出现视物模糊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