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隐窝内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咽痛、发热、扁桃体充血肿胀伴脓性渗出。
1、细菌感染:
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能致病。这些细菌通过飞沫传播侵入扁桃体隐窝,引发局部化脓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吞咽疼痛,检查可见扁桃体表面黄白色脓点。
2、免疫力下降:
过度疲劳、受凉或维生素缺乏导致免疫力降低时,口腔常驻菌群可能转化为致病菌。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更易发病,表现为拒食、流涎,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痛。及时休息与营养补充有助于缓解症状。
3、邻近病灶蔓延:
龋齿、鼻窦炎等邻近器官感染可能扩散至扁桃体。患者常先有原发部位疼痛史,随后出现双侧扁桃体化脓。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灶,避免反复感染。
4、病理改变:
炎症导致扁桃体淋巴滤泡坏死,形成微小脓肿并融合为肉眼可见的脓苔。可能与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破坏组织屏障有关,通常伴随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严重者可发生扁桃体周围脓肿。
5、并发症风险:
未经规范治疗可能引发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链球菌M蛋白与人体心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交叉抗原性,表现为关节肿痛、血尿等症状。早期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风险。
急性期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部不适。保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用淡盐水漱口每日4-6次。恢复期逐步增加鸡蛋羹、蔬菜泥等软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症状持续48小时无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尤其需警惕会厌炎等急症。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或头孢克肟,疗程需达10天以彻底清除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