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可通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方式诊断。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外观,判断糜烂面积及充血程度。检查时需使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可能伴随轻微不适。该方法可初步筛查宫颈炎症或异常分泌物,但无法区分生理性柱状上皮外移与病理性病变。
采用宫颈刮片或液基细胞学技术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检测细胞形态异常。该检查能发现早期癌前病变,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筛查一次。检查前24小时需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及用药。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常用杂交捕获或PCR技术。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30岁以上女性建议联合细胞学检查。阳性结果需进一步评估宫颈病变程度。
使用光学放大设备观察宫颈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醋酸试验可增强病变区域显影。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时需定位取材,整个过程约10-15分钟。该技术对识别早期癌变具有较高灵敏度。
在阴道镜引导下钳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为点活检和锥切活检两种。病理报告可明确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是确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1周。
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E及叶酸,适量摄入西兰花、胡萝卜等抗氧化食物。避免长期使用护垫,月经期勤换卫生巾。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发生。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时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