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睡觉流口水可通过调整睡姿、治疗口腔疾病、改善鼻腔通气、纠正牙齿咬合、控制胃食管反流等方式治疗。小孩睡觉流口水通常由生理性唾液分泌旺盛、龋齿或牙龈炎、过敏性鼻炎、乳牙排列异常、胃酸刺激等因素引起。
仰卧位睡眠时重力作用易导致唾液外流,建议采用侧卧位减少压迫唾液腺。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头颈自然曲度,避免俯卧压迫面部。睡前避免过度嬉笑刺激唾液分泌,培养规律作息时间。
龋齿、疱疹性口炎等疾病可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多,需及时进行补牙或抗病毒治疗。牙龈炎患儿可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清洁,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口腔溃疡可局部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塞时会迫使患儿张口呼吸,需远离过敏原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腺样体肥大超过70%可能需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慢性鼻窦炎可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乳牙期反颌或深覆盖可能影响唇部闭合功能,3岁后可进行MRC肌功能矫治器训练。替牙期前牙开合建议佩戴活动斜面导板,恒牙列期骨性畸形需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日常可进行唇肌训练如吹泡泡练习。
胃酸刺激会反射性增加唾液分泌,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牛奶等流质食物。抬高床头15-20度减少平卧反流,严重者需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频繁呕吐需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13C呼气试验。
饮食上减少柑橘类等促唾液分泌食物,增加胡萝卜条等需咀嚼的固体食物锻炼口腔肌肉。白天可进行吹气球、吸管吸水等口周肌肉训练,定期检查牙齿萌出情况。持续流口水伴随语言发育迟缓需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夜间使用吸水性强的纯棉枕巾并及时更换防止皮肤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