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性手术、介入治疗、中医药调理等方式缓解症状。肝癌晚期通常由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进展、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因素引起。
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生长。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延缓进展,需配合基因检测选择适用方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高血压。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能激活T细胞功能。约15%-20%患者出现客观缓解,需监测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副作用,联合靶向药物可能提升疗效。
肝动脉结扎术、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局部病灶控制。手术目的在于减轻疼痛或梗阻症状,需评估患者肝功能储备,术后可能发生腹水、感染等并发症。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可定向杀伤肿瘤细胞。碘油混合化疗药物能栓塞肿瘤供血血管,术后需预防发热、肝区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
黄芪、灵芝孢子粉等扶正药物可改善免疫功能。中医辨证施治侧重缓解癌性疲劳、食欲不振,需避免与靶向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腐有助于维持肝功能,适度散步可预防肌肉萎缩。疼痛管理需按三阶梯原则使用吗啡缓释片,腹水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周监测体重变化,及时处理肝性脑病前驱症状,心理支持对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临终关怀需重点关注呼吸困难控制和家属哀伤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