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可通过补充电解质、局部热敷、肌肉拉伸、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腿抽筋通常由电解质失衡、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良、神经压迫、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低钙、低镁、低钾等电解质缺乏是常见诱因。口服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镁、氯化钾等补充剂可改善症状。日常多摄入牛奶、香蕉、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
用热毛巾或暖水袋敷于痉挛部位,温度控制在40-50℃。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状态,每次持续15-20分钟。
突发抽筋时立即伸直膝关节,用手扳脚趾向躯干方向牵拉。日常可进行腓肠肌拉伸:面向墙壁双手撑墙,患腿后伸保持脚跟贴地,维持30秒。
严重反复发作可短期使用盐酸奎宁、地西泮、替扎尼定等肌肉松弛剂。奎宁通过降低运动神经兴奋性发挥作用,需警惕耳鸣等副作用。
腰椎病变或坐骨神经受压可能导致下肢痉挛。甲钴胺、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传导功能,必要时需进行椎管减压手术。
夜间发作频繁者睡前可饮用温牛奶并做足部按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能增强肌肉柔韧性,避免突然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应戒烟并控制血压。持续超过72小时的痉挛或伴随肌无力需排除肌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