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测定主要用于检测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溶解异常,临床常用于筛查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
1、血栓筛查: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过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约95%会出现D-二聚体升高,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血栓性疾病。
2、肺栓塞评估:
作为肺栓塞的初筛指标,D-二聚体检测敏感性达92%-97%。当数值>500μg/L时需结合CT肺动脉造影确诊,该检查对肺动脉主干栓塞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
3、DIC监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D-二聚体常显著增高并伴有血小板减少、PT延长。动态监测其变化可评估抗凝治疗效果,数值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4、术后监测:
骨科大手术后D-二聚体水平通常升高3-5倍,术后第3天达峰值。数值超过正常值10倍需警惕血栓并发症,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约为40%-60%。
5、孕产期管理:
妊娠期生理性升高可达正常值4倍,但异常增高需排查子痫前期。产后数值持续不降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良,子痫前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通常超过2500μg/L。
检测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脂血干扰,剧烈运动后应间隔24小时采样。日常可增加深海鱼、纳豆等抗凝食物摄入,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当数值异常时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等进一步检查,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避免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