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居家护理需注重体温维持、喂养管理、感染预防、发育监测及家庭支持。
1、保暖措施: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建议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使用襁褓或睡袋时避免包裹过紧,可通过触摸颈背部判断体温。体重低于2.5kg者需戴帽减少散热,避免使用电热毯以防脱水。
2、科学喂养:
母乳喂养需每2-3小时一次,吸吮力弱者可用乳旁加奶器。配方奶选择早产儿专用型,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记录每日摄入量,体重增长应达15-30g/日,出现拒奶或呕吐需及时就医。
3、清洁防护:
接触婴儿前需流动水洗手,奶具每日煮沸消毒。皮肤护理选用无香料婴儿湿巾,脐部用75%酒精每日消毒两次。避免亲吻婴儿面部,患病家庭成员需佩戴口罩隔离。
4、发育观察:
矫正月龄评估大运动发育,关注追视、抓握等里程碑。每日进行10分钟俯卧训练,使用黑白卡刺激视觉。定期监测头围增长,异常哭闹或肌张力变化需神经科评估。
5、家庭支持:
建立喂养睡眠记录表便于随访,准备急救包含吸鼻器、生理盐水。母亲需保证每日2500ml饮水量,家庭成员轮流照护避免过度疲劳。参加早产儿家长互助小组缓解焦虑。
早产儿护理期间建议每日进行5分钟婴儿抚触,选择大豆油或山茶油为介质,避开囟门区域;喂养后30分钟进行排气操,动作包括顺时针揉腹和屈腿压腹;居家环境应避免使用空气清新剂和樟脑丸,每周两次用5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母亲饮食需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DHA食物,哺乳期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和听力随访,矫正月龄6个月前每两个月评估一次生长发育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