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餐后血糖正常值应控制在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可通过血糖监测、饮食调整、适度运动、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管理。血糖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胎盘激素分泌、体重增长过快、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1、血糖监测:每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餐后1-2小时血糖值,记录波动曲线。重点监测早餐后血糖,妊娠期升糖激素昼夜节律变化易致晨间血糖偏高。发现连续3次超标需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采用低血糖指数饮食,选择糙米、全麦面包等复合碳水,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分餐制每日5-6餐,单次主食不超过50g,两餐间补充坚果或希腊酸奶。
3、适度运动:餐后30分钟进行20分钟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水中体操。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40次/分为宜,避免空腹运动诱发低血糖。
4、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需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孕期安全制剂。胰岛素剂量需根据血糖谱个体化调整,避免夜间低血糖风险。
5、定期产检:每2周进行胎儿超声及脐血流监测,评估巨大儿风险。孕32周起每周胎心监护,检测尿酮体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需保证每日1800-2200kcal热量,蛋白质摄入增加至1.5g/kg体重。运动建议选择餐后时段,避免长时间静坐。自我管理期间需警惕视力模糊、多尿等血糖升高症状,出现胎动异常或宫缩需立即急诊。产后6-12周应复查糖耐量,后续每3年筛查糖尿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