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可通过调整睡姿、减重、鼻腔冲洗、口腔矫正器、持续正压通气等方式治疗。打呼噜通常由肥胖、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睡眠姿势不当、饮酒等因素引起。
1、调整睡姿:仰卧位时舌根后坠易阻塞气道,侧卧可减少软组织塌陷。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避免颈部过度弯曲。睡眠时使用背部防仰卧装置辅助保持侧卧位。
2、减重管理: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上气道,BMI超过25需控制热量摄入。每日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30分钟。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3、鼻腔冲洗: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早晚使用洗鼻壶清洁鼻道,减轻黏膜水肿。避免睡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4、口腔矫正:下颌后缩者适用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口腔矫治器。睡眠时佩戴可前移下颌3-5毫米,扩大咽腔通气空间。需牙科医生定制个性化装置。
5、呼吸机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需使用CPAP呼吸机。通过面罩输送6-12cmH2O气压维持气道开放。定期清洗面罩,监测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
日常需限制睡前酒精摄入,避免服用镇静类药物。增加鲑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奶制品摄入预防痰液粘稠。练习吹奏乐器可增强咽部肌肉张力,睡眠时保持室内湿度40%-60%。若伴随日间嗜睡、晨起头痛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