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想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穴位按压、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胃炎想吐可能与饮食刺激、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损伤、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蒸蛋,避免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香蕉、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可中和胃酸。
小口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每小时补充100-200ml。可添加少量蜂蜜或生姜汁,生姜含姜烯酚能抑制胃肠逆蠕动。呕吐严重时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按压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横指或足三里膝盖下四横指,用拇指持续按压3-5分钟。刺激这些穴位通过迷走神经调节胃肠蠕动,减轻恶心感。配合热敷胃部效果更佳。
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可形成屏障;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焦虑会通过脑-肠轴加重症状,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每天冥想15分钟,皮质醇水平下降有助于减轻胃部不适。
胃炎发作期建议暂停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改为散步或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日常可食用猴头菇、山药等养胃食材,烹饪时加入陈皮、砂仁等理气药材。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减少胃酸反流,枕头高度以15-20cm为宜。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消化科就诊,胃镜检查可明确黏膜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