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可通过人工泪液替代、环境湿度调节、睑板腺热敷、抗炎滴眼液使用、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治疗。眼睛干涩通常由长时间用眼、空气干燥、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可补充泪液成分。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更安全,每日使用不超过6次,严重时可选用凝胶状制剂延长保湿时间。
2、湿度调节: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可减少泪液蒸发。使用加湿器时每周需清洗水箱,避免霉菌滋生。空调房内放置水盆或湿毛巾也能辅助增湿,外出佩戴防风镜减少气流刺激。
3、睑板腺护理:42℃热敷眼睑10分钟可融化异常脂质。配合睑缘按摩棉签沿睫毛根部轻柔滚动促进油脂排出,每日2次。顽固性堵塞需到医院进行专业睑板腺疏通治疗。
4、抗炎治疗:环孢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适用于中重度干眼。糖皮质激素需短期使用控制急性炎症,长期治疗推荐免疫调节剂。合并结膜充血时可用洛度沙胺滴眼液缓解血管扩张。
5、用眼习惯:电子屏幕每20分钟眺望6米外20秒。阅读时保持30厘米距离,环境光线需柔和均匀。戒烟可改善睑板腺功能,Omega-3补充剂每日1000mg能优化泪液脂质层质量。
增加深海鱼类、亚麻籽油等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摄入,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游泳时佩戴密封护目镜,避免消毒剂刺激。持续两周未缓解需进行泪液分泌试验、角膜染色等专科检查,排除干燥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