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
1、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及附件形态、压痛情况,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放松腹部肌肉以提高准确性。
2、超声检查: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结构、内膜厚度及卵巢状态,识别子宫肌瘤、腺肌症等病变。检查需避开月经期,必要时需憋尿配合。
3、激素水平检测:在月经周期第2-4天抽血检测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等,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雄激素升高。
4、宫腔镜检查:针对疑似宫腔粘连或内膜息肉者,通过内镜直视宫腔形态,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禁食6小时。
5、血液检查:血常规可排查贫血或感染,CA125升高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C反应蛋白异常需警惕盆腔炎症活动期。
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辅助诊断。适度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生冷饮食,增加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