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心电传导异常,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诊断、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
1、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改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
2、心肌炎: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可损伤传导系统,常伴发热、乏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应用辅酶Q10、维生素C、曲美他嗪等营养心肌药物,合并心律失常时考虑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3、高血压性心脏病: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室重构,可能表现为头晕、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控制钠盐摄入至每日<6g,推荐氨氯地平、缬沙坦、比索洛尔等降压药物,靶目标血压<130/80mmHg。
4、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等结构异常易引发传导障碍,儿童期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紫绀。需经胸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修补术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5、肺栓塞:肺动脉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右心负荷加重,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咯血。确诊需D-二聚体检测及CT肺动脉造影,抗凝治疗选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低分子肝素,高危患者行导管取栓术。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200mg,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监测静息心率维持在60-100次/分,避免服用延长PR间期的药物如地高辛。每年复查动态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出现黑朦、晕厥等严重症状时立即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