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月经期间不规则出血需做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等。
1、妇科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外阴、阴道及宫颈状况,观察出血来源。双合诊可判断子宫大小、形态及附件区有无压痛或包块。该检查能初步鉴别炎症、息肉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2、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占位及卵巢结构。对于子宫内膜增生、肌瘤或卵巢囊肿等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多普勒超声还能评估血流信号辅助判断肿瘤性质。
3、激素检测:测定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孕激素等水平,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足等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查可排除甲亢或甲减导致的月经紊乱。
4、宫颈筛查:TCT联合HPV检测能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或早期宫颈癌。醋酸白试验和阴道镜活检可进一步确认宫颈病变程度,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5、宫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宫腔形态及内膜病变,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或内膜癌具有确诊意义。术中可同步进行诊刮或病灶切除,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注意补充铁质和维生素K,推荐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调节,建议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头晕乏力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