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交疼痛可通过妇科、泌尿外科、心理科、疼痛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该症状可能由阴道干涩、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系统感染、心理障碍等因素引起。
1、妇科诊疗:阴道炎或盆腔炎可能导致性交疼痛,表现为灼热感或下腹坠胀。妇科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感染等,治疗采用甲硝唑、克霉唑栓剂等药物。慢性盆腔疼痛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
2、泌尿外科:反复尿频尿痛伴性交疼痛需排除间质性膀胱炎或尿道综合征。尿常规检查异常者可使用磷霉素、呋喃妥因等抗生素,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选用索利那新。
3、心理干预:焦虑抑郁引发的盆底肌痉挛需认知行为治疗。性创伤史患者建议接受专业心理咨询,配合盆底肌放松训练改善症状。
4、疼痛管理:顽固性疼痛可尝试神经阻滞治疗。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或骶管注射对特定病例有效,需疼痛科评估后实施。
5、内分泌调节:围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导致阴道萎缩时,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黏膜状态。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易继发感染,需同步调控内分泌。
日常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性行为前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瑜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异常出血、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