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肝纤维化扫描等。
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组合检测可判断感染状态。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评估病毒复制活跃度。
通过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病毒载量,数值超过2000IU/ml提示需要抗病毒治疗。该指标是评估传染性和疗效的关键参数。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数值异常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总胆红素升高可能预示胆汁淤积。白蛋白水平下降需警惕肝硬化风险。
无创影像检查能发现肝实质回声增粗、脾脏肿大等异常。定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占位性病变。
5、肝纤维化扫描: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评估纤维化分期。数值≥7.3kPa提示显著纤维化,需加强临床干预。
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摄入牛奶、鱼肉、豆制品;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温和锻炼;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出现乏力、黄疸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携带者建议每年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胃镜检查以筛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