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可能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戒酒、胆道手术、降脂治疗、胰酶替代、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酗酒损伤:长期酒精摄入直接毒害胰腺细胞,导致腺体纤维化。治疗需严格戒酒,补充维生素B族及蛋白质,每日酒精摄入量需降至零。酒精性胰腺炎患者戒酒后5年生存率可提升60%。
2、胆道梗阻:胆结石或胆管狭窄造成胰管阻塞,胰液反流引发炎症。ERCP取石或胆囊切除术可解除梗阻,术后需低脂饮食每日脂肪<40g,定期超声监测胆管情况。
3、代谢异常: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1000mg/dL诱发胰腺微循环障碍。需通过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降脂,配合深海鱼油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
4、遗传缺陷:CFTR或SPINK1基因突变导致胰管黏液异常。基因检测确诊后需终身服用胰酶制剂胰酶肠溶胶囊、得每通、康彼身,每日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
5、自身免疫: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胰腺实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联合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需监测血清IgG4水平及胰腺CT变化。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方案,每日饮食采用6餐制每餐<200g,主食选择低GI值的燕麦或糙米,蛋白质以蒸鱼、豆腐为主,严格禁用油炸食品。运动建议每周3次30分钟快走,避免腹部撞击类运动。每3个月复查胰腺CT和粪便弹性蛋白酶,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骨质疏松。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禁食并急诊排查胰腺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