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来月经期间需关注个人卫生、饮食调节、情绪管理、适度运动及异常症状监测,避免受凉、过度劳累及不当用药。
1、卫生护理:经期需勤换卫生巾或棉条,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使用香型卫生用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禁止盆浴或阴道冲洗。经血是细菌培养基,长时间不更换可能诱发外阴炎或上行感染。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减少局部摩擦。
2、饮食调节:增加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红肉,补充因失血损失的铁元素。适量摄入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生姜红糖水,避免生冷饮食如冰淇淋、冷饮。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加重痛经,需减少咖啡、浓茶及酒精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
3、情绪管理:经期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烦躁,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调节。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疲劳感。与亲友沟通倾诉,减少工作压力。轻度焦虑可尝试香薰疗法,使用薰衣草、洋甘菊精油辅助放松。
4、运动安排: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普拉提,避免剧烈跑跳或倒立体位。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游泳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使用卫生棉条且事后及时清洁。痛经明显时可做热敷配合腹式呼吸缓解。
5、症状监测:记录月经周期、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出血量超过80ml或持续7天以上需就医。突发剧烈腹痛、发热可能提示盆腔炎,需抗生素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痛经,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
经期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骑自行车,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减少促炎食物如油炸食品。注意腰腹部保暖,使用暖水袋温度不超过50℃。出现经血颜色发黑、大量血块或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建议妇科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