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根吸收是指牙根表面或内部结构被破骨细胞分解导致长度缩短的现象,可能由乳牙替换、正畸治疗、外伤、牙髓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乳牙替换:乳牙脱落前牙根会自然吸收为恒牙萌出腾出空间,属于生理性过程无需干预。观察乳牙松动程度即可,避免强行拔除未完全吸收的乳牙。
2、正畸治疗:矫正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根可能出现暂时性吸收。采用轻力矫治系统如隐形矫治器,定期拍摄X光片监测牙根状态,发现异常需暂停加力。
3、外伤撞击:牙齿受外力冲击可能导致牙根表面吸收或断裂。外伤后需立即进行牙髓活力测试,必要时行根管治疗阻止炎症性吸收,严重者需树脂夹板固定。
4、牙髓病变:深龋或牙髓坏死产生的炎性介质会激活破骨细胞。根尖周炎引起的吸收需彻底清除感染源,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促进硬组织再生。
5、特发性吸收:基因异常或系统性疾病可能导致牙根自发性吸收。需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全身疾病,局部可尝试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修复缺损。
日常需控制甜食摄入频率,增加奶酪等富钙食物;乳恒牙替换期避免舔舐松动乳牙;正畸患者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间隙刷清洁托槽周围;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时拍摄全景片监测牙根发育状况;运动时佩戴定制防护牙托预防外伤。出现牙齿变色、异常松动或疼痛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