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紫外线治疗、手术清创、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手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接触刺激物、糖尿病控制不佳、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皮肤感染:皮肤癣菌破坏角质层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化脓。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抓挠加重感染。
2、甲板病变: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甲癣,导致甲板增厚、变色。可局部涂抹阿莫罗芬搽剂,配合口服特比萘芬。修剪病甲时使用专用工具,防止交叉感染。
3、接触传染:皮损处真菌可通过握手、共用物品传播。家庭成员应分开使用毛巾,定期用沸水消毒衣物。接触公共设施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
4、慢性湿疹化:反复搔抓会导致皮肤苔藓样变,形成顽固性皮损。急性期采用卤米松乳膏抗炎,慢性期使用尿素软膏软化角质。夜间佩戴棉质手套减少不自觉抓挠。
5、全身播散:免疫功能缺陷者可能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必要时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需立即住院治疗。
手癣患者日常应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动物肝脏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手套,运动后及时清洁手部汗液。合并糖尿病者需每日检查手足皮肤,发现破损及时消毒处理。长期接触化学制剂的工作者建议佩戴双层防护手套,工作间隙使用凡士林滋润手部。皮损面积超过掌心大小时需皮肤科专科治疗,不可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