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甲亢早期可能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自身免疫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碘摄入过量、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β受体阻滞剂、手术切除、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基础代谢率增加,典型表现为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手掌及腋窝多汗明显。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室温控制在22-24℃为宜。
过量甲状腺激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易怒焦虑、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存在手指细微震颤,持筷写字时可观察到不自主抖动。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调节情绪,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限制咖啡因摄入。
甲状腺素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活动后心慌气促明显。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动过速,部分伴有早搏。避免饮用浓茶,可尝试心率监测,出现胸痛需立即就医。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缓解症状。
Graves病患者可能出现眼睑退缩、眼球突出等体征,早期表现为眼部干涩、畏光流泪。与甲状腺相关抗体攻击眼眶组织有关,晨起时眼睑水肿较明显。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人工泪液缓解干燥,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眶周水肿。
甲状腺激素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常见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长期未治疗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孕早期甲亢增加流产风险。需监测基础体温曲线,妇科超声评估子宫内膜状态,备孕前应控制TSH在2.5mIU/L以下。
甲亢患者需保证每日2500ml饮水,选择高蛋白高钙食物如牛奶、豆腐,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材。每周进行3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甲亢危象前兆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