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长期不取出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部感染、耳鸣眩晕、外耳道炎症、鼓膜损伤等危害。
1、听力受损:耵聍堵塞外耳道会阻碍声波传导,造成传导性耳聋。随着栓塞时间延长,耵聍可能硬化并与耳道壁粘连,需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日常避免用棉签掏耳加重堵塞。
2、继发感染:栓塞物阻碍耳道正常分泌物排出,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真菌。常见症状包括耳痛、流脓、发热,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护。
3、前庭症状:栓塞压迫鼓膜可能刺激前庭神经,引发头晕、恶心、行走不稳。这种情况需立即清理耵聍,必要时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避免突然转头或体位快速变化。
4、外耳道炎:硬结耵聍摩擦耳道皮肤会导致红肿、皲裂,甚至形成肉芽肿。治疗需先清除栓塞,再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消炎。忌食辛辣食物以减少分泌物刺激。
5、鼓膜穿孔:极端情况下,坚硬耵聍可能刺破鼓膜造成穿孔,表现为剧烈耳痛、听力骤降。需急诊行鼓膜修补术,术后使用阿莫西林预防感染。禁止自行掏耳或潜水。
预防耵聍栓塞应定期进行耳科检查,油性耳垢体质者每半年清理一次。日常护理可用婴儿油软化耳垢,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后及时倾斜头部单脚跳跃排出进水,保持耳道通风干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增强皮肤屏障功能,适当咀嚼促进耳垢自然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