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可通过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1、外用抗生素:局部涂抹抗菌药膏是轻中度脓疱疮的首选方案。莫匹罗星软膏能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夫西地酸乳膏可阻断细菌核糖体移位,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则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发挥作用。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每日涂抹2-3次,疗程通常持续7-10天。
2、口服抗生素:对于皮损广泛或伴有发热者,可选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克林霉素。头孢氨苄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对抗β-内酰胺酶,克林霉素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疗程一般5-7天,需完整服用以防耐药。
3、消毒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清洗脓疱,保持创面干燥。较大脓疱可无菌抽吸后外敷抗菌敷料,避免强行撕脱痂皮。患者衣物需煮沸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可补充维生素C、锌制剂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合成,葡萄糖酸锌可加速上皮修复,两者联合使用有助于缩短病程。
5、并发症防治:深部感染或淋巴管炎需静脉注射苯唑西林、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万古霉素适用于耐甲氧西林菌株。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警惕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皮损扩散。饮食宜选择高蛋白的鸡蛋、鱼肉和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游泳等接触性活动直至皮损完全愈合。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损持续扩大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