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嘴角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补充维生素、避免刺激因素、使用外用药物、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烂嘴角通常由维生素缺乏、局部摩擦刺激、免疫力下降、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2或B12缺乏是常见诱因,表现为口角发红、脱屑。日常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剂。
2、局部摩擦刺激:
频繁舔唇、佩戴牙套或假牙摩擦易导致口角黏膜损伤。纠正不良习惯,使用凡士林或医用羊毛脂软膏保护创面,避免唾液反复刺激。
3、免疫力下降:
熬夜、压力大等因素可能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保证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必要时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调节免疫。
4、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见于儿童,伴随黄色结痂。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保持毛巾餐具专人专用,避免接触传染。
5、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表现为灰白色假膜,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确诊后需外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或酮康唑乳膏,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烂嘴角期间应避免辛辣、过烫食物刺激,选择软质易咀嚼的食物如南瓜粥、蒸蛋。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保持黏膜湿润,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刺激。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化脓、发热时需就医排查贫血、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如牡蛎、瘦肉等含锌丰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