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镜修复、半月板缝合、半月板移植、干细胞治疗等方式修复。半月板损伤通常由运动创伤、退行性改变、关节力线异常、先天性发育不良、长期负重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轻度半月板损伤可采用制动休息、冷敷热敷、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方法。急性期需佩戴支具限制关节活动,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肿胀。康复期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训练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关节镜修复:
红区撕裂适合关节镜下成形术或部分切除术,通过射频汽化修整破损边缘。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可能与剧烈扭转动作、膝关节不稳定有关,常伴随关节交锁、弹响症状。
3、半月板缝合:
年轻患者的纵行撕裂可采用全内缝合或由内向外缝合技术,保留半月板完整性。需6周非负重康复,使用CPM机持续被动活动。多因足球、篮球等急停变向运动导致,表现为关节间隙压痛、上下楼梯疼痛。
4、半月板移植:
广泛缺损者适用异体半月板移植,需匹配尺寸并固定于胫骨平台。术后需长期服用硫酸软骨素保护移植物,避免深蹲动作。常见于严重骨关节炎患者,伴随关节畸形、持续性肿胀症状。
5、干细胞治疗:
实验性疗法通过抽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至损伤区域促进纤维软骨再生。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增强修复效果,目前尚在临床研究阶段。退行性损伤患者可尝试,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康复期间建议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银耳、牛筋汤,补充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避免爬山、跳跃等高风险活动。日常使用护膝提供稳定性,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减轻关节负荷。若出现关节卡压或突发剧痛需及时复查MRI,排除新发撕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