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表现为肛门周围出现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
1、病毒感染:
HPV6型和11型是主要致病亚型,病毒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基底细胞,潜伏期3周至8个月。病毒复制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
2、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占90%以上,肛交行为易造成肛周皮肤黏膜损伤。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如毛巾、坐便器也可能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可导致新生儿喉乳头状瘤。
3、高危人群:
多性伴侣者、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者发病率较高。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更易发生广泛疣体增生。
4、典型症状:
初期为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呈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表面湿润易出血。可能伴随肛门瘙痒、异物感,排便时疣体摩擦可引起疼痛或出血。
5、鉴别诊断:
需与扁平湿疣、鲍温样丘疹病、鳞状细胞癌鉴别。醋酸白试验阳性疣体变白,病理检查可见凹空细胞是确诊依据。肛门镜检查可发现肛管内疣体。
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自体接种。建议接种HPV疫苗预防感染,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汽化或光动力疗法可去除疣体,干扰素局部注射辅助抗病毒。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皮损完全消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适当补充维生素A/C/E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穿棉质透气内裤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