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溃疡可通过局部清创护理、外用药物涂抹、口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皮肤溃疡通常由外伤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并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1、清创护理: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与分泌物。覆盖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保持湿润环境,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下肢静脉溃疡需配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外用药物:
感染性溃疡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糖尿病足溃疡推荐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银离子敷料适用于渗出较多的创面。
3、口服药物:
细菌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缺血性溃疡可服用西洛他唑改善微循环。自身免疫性疾病需使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控制创面感染,红外线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负压伤口治疗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高压氧治疗适用于难愈性糖尿病溃疡。
5、手术治疗:
顽固性溃疡需行清创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血管闭塞导致的溃疡可能需血管旁路移植术。恶性肿瘤相关溃疡需扩大切除并病理检查。
日常需控制血糖血压,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压迫创面。鲫鱼汤、牛奶等高蛋白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度散步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创面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增多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