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通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治疗,严重时需短期使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1、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是荨麻疹的一线治疗选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瘙痒和风团。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具有嗜睡副作用小的特点,建议每日规律服用。部分患者对常规剂量反应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至标准剂量的2-4倍。
2、糖皮质激素:
对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患者,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泼尼松每日20-40mg口服3-5天,或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可快速缓解症状。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疗程一般不超过7天。
3、生物制剂:
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奥马珠单抗治疗。该药物通过靶向结合IgE阻断过敏反应,每月皮下注射150-300mg。临床试验显示约70%患者用药12周后症状显著改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头痛。
4、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作为三线治疗药物适用于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常用剂量为每日3-5mg/kg,需监测肾功能和血压。他克莫司软膏可用于局部顽固性皮损,但系统性使用证据有限。
5、辅助治疗:
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可能增强疗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部分患者有效,尤其合并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者。冷敷、穿宽松棉质衣物可减轻皮肤刺激,避免搔抓预防继发感染。
荨麻疹发作期间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坚果、蛋类等。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慢性患者可尝试低组胺饮食。皮肤护理需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清洁产品,沐浴水温不超过38℃。症状持续6周以上或伴有呼吸困难、腹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