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可能引发脓毒血症、病理性骨折、慢性骨髓炎、骨骺损伤、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1、脓毒血症:
细菌通过血液扩散导致全身感染,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严重时需ICU监护。早期彻底清创是预防关键。
2、病理性骨折:
骨质破坏使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骨折。X线显示虫蚀样骨缺损。需石膏固定6-8周,配合阿仑膦酸钠等骨吸收抑制剂,负重训练需循序渐进。
3、慢性骨髓炎:
急性期未彻底控制转为慢性,形成死骨和窦道。手术行死骨摘除术或伊利扎罗夫骨搬运术,术后持续使用利福平联合环丙沙星治疗4-6周。
4、骨骺损伤:
儿童患者骨骺板受累导致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需定制矫形支具,成年后考虑肢体延长术。生长激素治疗需严格监测骨龄。
5、关节功能障碍:
炎症波及邻近关节引发粘连,膝关节多见。康复期需持续进行CPM机被动训练,水中运动改善活动度,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缓解僵硬。
患者康复期需保证每日60g优质蛋白摄入,推荐三文鱼、乳清蛋白粉;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患肢每日用红外线理疗20分钟,睡眠时抬高15°以促进静脉回流。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及骨扫描,警惕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