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可就诊于儿科神经内科或儿童精神心理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症状特点及伴随表现。
1、儿科神经内科:
当儿童出现频繁眨眼、面部抽动、耸肩等运动性抽动时,建议优先选择儿科神经内科。该科室可排除癫痫、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脑电图、核磁共振等检查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若确诊为抽动障碍,医生可能建议行为干预或开具硫必利、阿立哌唑等药物控制症状。
2、儿童精神心理科:
伴随注意力缺陷、强迫行为或情绪障碍的患儿更适合儿童精神心理科。专科医生会采用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估病情,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家庭心理疏导等非药物干预。对于共患多动症的情况,可能联合使用托莫西汀、哌甲酯等药物。
3、发育行为儿科:
部分三甲医院设有发育行为儿科,可提供抽动症合并发育问题的综合管理。这类科室擅长处理抽动与学习障碍、社交困难的共病情况,通过感统训练、执行功能训练等改善患儿行为表现。
4、中医儿科:
中医认为抽动症与肝风内动相关,部分家长会选择中医儿科进行调理。医生可能采用平肝熄风方剂如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豆、推拿等外治法。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建议与西医治疗协同进行。
5、多学科联合门诊:
北上广等地区医院开设的抽动症多学科门诊能一次性解决复杂病例需求。由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专家共同制定方案,避免患儿多次转诊。此类门诊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并携带既往检查报告。
日常护理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可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南瓜籽、黑巧克力,减少含咖啡因饮料摄入。温和的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长应避免反复提醒抽动动作,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症状加重或影响社交学习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