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后腹股沟痛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肌肉拉伤、神经压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处理、物理疗法、休息恢复、神经调节等方式缓解。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排尿后腹股沟区域放射性疼痛。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感染尿路上皮时,会引发局部充血水肿,排尿时肌肉收缩加剧刺激。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常用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
输尿管下段结石移动时可能卡顿在膀胱壁段,排尿后输尿管痉挛引发牵涉痛。疼痛常呈刀割样,可能伴随血尿、尿频。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小于6mm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口服坦索罗辛促进排出,大于6mm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排尿后可能出现会阴部放射至腹股沟的隐痛。前列腺充血肿胀压迫周围神经,排尿时盆底肌收缩加重症状。直肠指检可见前列腺压痛,治疗包括温水坐浴、微波理疗,必要时使用塞来昔布缓解疼痛。
剧烈运动后腹股沟区内收肌群拉伤,排尿时腹压变化牵拉受损肌肉纤维。疼痛定位明确,按压时加重,休息48小时后逐渐缓解。急性期应冰敷患处,恢复期可进行髋关节外展拉伸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或闭孔神经受压时,可能出现排尿后腹股沟区放电样疼痛。神经根受压导致感觉异常,排尿时体位改变加重压迫。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病例可通过甲钴胺营养神经,严重者需椎间孔镜减压手术。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避免骑行等挤压会阴部的运动。急性疼痛期间暂停深蹲、硬拉等负重训练,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如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发热、血尿需泌尿外科就诊。饮食注意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适量补充柑橘类水果碱化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