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是否需住院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轻度胃肠炎可通过口服补液、调整饮食、服用益生菌等方式治疗,重度脱水或持续呕吐需静脉补液并住院观察。
胃肠炎患者若仅有轻微腹泻或偶发呕吐,无显著脱水表现,通常无需住院。居家护理可补充电解质溶液,选择低纤维食物如白粥、馒头,避免乳制品及高脂饮食。
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时,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治疗。门诊输液后多数患者可回家休养,同时服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药物控制腹泻。
无法经口摄入液体超过12小时或呕吐物带血,需住院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可能与胃肠黏膜损伤或肠梗阻有关,伴随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钾、钠水平。
体温超过38.5℃或排血便提示细菌性痢疾等感染,需住院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严重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需密切监测血压及肾功能。
老年人或合并糖尿病、心衰患者,胃肠炎易诱发多器官衰竭。住院期间需控制血糖、维持心功能,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或ICU监护。
胃肠炎患者应分阶段恢复饮食,从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软烂面条、蒸蛋。康复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每日补充1000-1500ml温水,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肠蠕动。出现意识模糊、少尿或无尿等危急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