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患者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物品、定期消毒等方式缓解症状。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接触传染源等因素引起。
脚气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等抗真菌药物直接杀灭病原体。伴随瘙痒脱屑症状时,需坚持用药2-4周直至皮损完全消退。
真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加速,泡脚后需立即擦干趾缝。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避免穿胶鞋或塑料拖鞋等不透气鞋类。
不与家人共用拖鞋、浴巾、修甲工具等物品,公共浴室建议穿着防水拖鞋。患者用过的袜子需60℃以上热水烫洗,鞋柜可放置酮康唑散剂进行环境消毒。
长期熬夜、糖尿病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易复发脚气。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血糖控制不佳者需及时就医调整降糖方案。
水温不超过40℃且浸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过热可能加重皮肤屏障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加入适量枯矾或黄柏等中药,但不可替代抗真菌药物治疗。
日常需选择网面运动鞋与五趾袜增强透气性,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饮食多吃糙米、燕麦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谷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趾间糜烂渗液或药物疗效不佳,需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与培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