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升高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茵栀黄等药物干预。生理性升高可能与溶血、剧烈运动有关,病理性升高常与病毒性肝炎、胆管梗阻相关,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1、熊去氧胆酸:作为胆汁酸调节剂,能促进胆汁排泄并降低胆固醇饱和度,适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胆汁淤积性疾病。需配合低脂饮食,避免与铝制剂同服。
2、腺苷蛋氨酸:通过转甲基和转硫基作用改善肝细胞膜流动性,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显著。用药期间需监测血氨水平,建议联合维生素B6使用。
3、茵栀黄制剂:含茵陈、栀子等中药成分,具有利胆退黄功效,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需联合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胆管梗阻需行ERCP取石或胆管支架置入术。伴随严重瘙痒时可短期使用消胆胺树脂。
5、支持疗法:补充水溶性维生素K1预防凝血障碍,重度黄疸可进行血浆置换。每日饮用2000ml水促进代谢,避免摄入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胆红素升高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肉、豆腐等易消化食物。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熬夜及酒精摄入。出现巩膜黄染持续加重需立即复查肝功能,胆管完全梗阻者需在24小时内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