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外伤可分为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热烧伤、辐射性损伤及生物性损伤五种类型。
1、机械性损伤:钝器撞击或锐器刺入导致结膜出血、角膜裂伤等。需立即冷敷止血,角膜深层损伤需行角膜缝合术,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严重玻璃体积血。可能与运动意外、玩具尖锐部分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睑肿胀、视力模糊等症状。
2、化学性损伤:酸碱物质溅入引发角膜上皮脱落。现场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后续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修复。碱性损伤比酸性更难恢复,可能遗留角膜白斑。
3、热烧伤:高温蒸汽或火焰导致眼睑皮肤焦痂。早期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严重者需眼睑成形术修复缺损。接触烧烤炭火、沸油等因素易致伤,常伴眼睑闭合困难、角膜干燥等症状。
4、辐射性损伤:紫外线灯或雪地反射引发电光性眼炎。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防护,急性期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缓解疼痛。焊接作业、高原旅行等场景需特别注意防护。
5、生物性损伤:昆虫叮咬或植物刺伤引发过敏性结膜炎。使用依美斯汀滴眼液抗过敏,必要时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炎症。春季花粉季需警惕植物毛刺入结膜囊。
日常应避免儿童接触危险品,玩耍时佩戴护目镜,家中强酸强碱物品存放于高处。建议每年进行视力筛查,建立眼健康档案,运动时选择硅胶材质安全玩具。发生眼外伤后需立即就医,避免揉眼加重损伤,及时处理可降低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