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脱位、上脱位及盂肱关节脱位五种主要类型。
1、前脱位:约占全部肩关节脱位的95%,多由间接暴力导致。肱骨头突破关节囊前壁,移位至喙突下方。典型表现为方肩畸形、Dugas征阳性。急性期需手法复位,慢性反复脱位可考虑Bankart修复术或Latarjet手术。
2、后脱位:多因癫痫发作或电击伤导致,肱骨头向关节盂后方移位。特征性表现为肩关节固定在内旋位,前侧关节囊空虚。需在麻醉下进行闭合复位,顽固性病例需行肩胛盂截骨术。
3、下脱位:罕见类型,肱骨头垂直向下脱出关节盂。常伴随腋神经损伤,表现为上肢外展无法内收。复位后需悬吊固定3周,配合肩袖肌群等长收缩训练。
4、上脱位:多合并肩峰骨折,肱骨头向上方移位撞击肩弓。需拍摄肩关节正位及腋位X线确诊。除手法复位外,严重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5、盂肱关节脱位:包括锁定性脱位与习惯性脱位两种亚型。可能与关节盂发育不良、关节囊松弛有关,表现为肩部反复卡压感。康复期需加强肩胛稳定肌训练,推荐瑞士球俯卧撑、弹力带外旋等动作。
日常应避免过度外展外旋动作,运动时注意保护肩关节。急性期冰敷可减轻肿胀,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进行3次肩关节稳定性训练,如侧平板支撑、墙天使等动作,每次20分钟。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但需避免自由泳、投掷等高风险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