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可通过抗生素、解痉镇痛药、利胆药、中成药、质子泵抑制剂等方式治疗。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胆囊缺血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细菌感染是胆囊炎常见病因,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可针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及腹痛变化。
2、解痉镇痛药:用于缓解胆绞痛症状。山莨菪碱可松弛Oddi括约肌,布洛芬能减轻炎症疼痛,曲马多适用于剧烈疼痛。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3、利胆药:改善胆汁排泄障碍。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分泌,茴三硫能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适用于胆汁淤积型胆囊炎,需配合低脂饮食。
4、中成药:胆宁片具有消炎利胆作用,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腹胀恶心。中药制剂需辨证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5、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兰索拉唑能减少胆汁反流刺激。适用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按疗程规范服用。
胆囊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有助于胆汁稀释。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就医,慢性期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出现持续发热、黄疸或剧烈腹痛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