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诊断指标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测、肝脏弹性测定、肝组织活检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参数评估。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筛查脂肪肝最常用的无创手段,特征性表现为肝脏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CT检查中肝脏密度降低CT值<40HU可辅助诊断,MRI-PDFF技术能精确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磁共振弹性成像可同步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
2、血液生化检测:肝功能异常表现为ALT、AST轻度升高通常<5倍上限,AST/ALT比值>1提示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GGT升高反映胆汁淤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提示糖代谢紊乱。血脂检测显示甘油三酯>1.7mmol/L、HDL-C降低等脂代谢异常。
3、肝脏弹性测定:FibroScan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238dB/m可诊断脂肪变,同时测量肝脏硬度LSM评估纤维化程度。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中度以上脂肪变诊断准确率达90%。
4、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通过油红O染色定量脂肪变程度,分为轻度5%-33%肝细胞脂肪变、中度34%-66%和重度>66%。同时可发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炎症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征。
5、代谢参数评估: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0cm、血压≥130/85mmHg、空腹血糖≥5.6mmol/L等代谢综合征组分需同步评估。血清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检测有助于判断代谢紊乱程度。
脂肪肝患者需建立包含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基础干预方案。饮食建议增加ω-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膳食纤维燕麦、杂粮摄入,限制果糖饮料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运动处方推荐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体重控制目标为6个月内减轻7%-10%。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血脂及肝脏影像学变化,合并代谢异常者需进行多学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