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毛囊炎是否具有传染性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判断。细菌性毛囊炎通常不传染,真菌性或病毒性毛囊炎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1、细菌性毛囊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脓疱。破损皮肤接触脓液可能造成自体接种感染,但人际传播风险较低。治疗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2、真菌性毛囊炎:常见病原体为马拉色菌,可通过共用梳子、毛巾等物品传播。典型症状为瘙痒性丘疹伴鳞屑,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或口服伊曲康唑治疗。保持个人用品专人专用可降低传染风险。
3、病毒性毛囊炎:疱疹病毒或传染性软疣病毒导致的水疱性病变具有强传染性。避免接触皮损渗出液,治疗需口服阿昔洛韦或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播散感染。
4、寄生虫性毛囊炎:蠕形螨感染引起的丘疹脓疱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使用含茶树精油的洗发产品可抑制螨虫繁殖,严重者需口服伊维菌素。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寝具。
5、化学性毛囊炎:染发剂或发胶刺激导致的非感染性炎症无传染性。表现为毛囊周围红斑伴灼热感,停用致敏产品后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可缓解症状。
预防毛囊炎传播需注意头皮清洁,每周2-3次使用含吡啶硫酮锌的药用洗发水。避免抓挠皮损,高温消毒理发工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游泳后及时冲洗头发,健身时佩戴吸汗头带减少细菌滋生。出现广泛脓疱或发热症状应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