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退烧药不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用药、补液支持、排查病因、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不退烧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病原体耐药、脱水、合并感染、非感染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额头或腋下。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儿童可贴退热贴。保持室温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促进散热。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退烧药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导致过量。
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ml以上,可选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椰子水。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脱水需增加补液量。
不退烧可能与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寒战、脓痰、尿频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
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40℃需急诊处理,警惕脑膜炎、脓毒血症等重症。婴幼儿出现嗜睡、抽搐、皮疹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建议食用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油腻。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活动如散步,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曲线,腋温测量需擦干汗液保持5分钟以上。退热后仍可能出现夜间低热,需继续观察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