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可通过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控制,通常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
1、降脂药物: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普伐他汀适用于轻中度血脂异常患者。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配合低脂饮食效果更佳。
2、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肠溶片剂型可减少胃肠道刺激。氯吡格雷常用于支架术后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抗凝效果。用药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
3、降压药物:
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合并糖尿病者首选ACEI类降压药。
4、血糖控制药物:
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等降糖药维持血糖稳定,减少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的损害。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
5、血管扩张药物:
尼莫地平改善脑动脉供血,前列地尔用于外周动脉闭塞患者。这类药物可能引起面部潮红等反应,服药后需监测血压变化。
动脉硬化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深海鱼油200mg,增加燕麦、黑木耳等膳食纤维。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定期复查血脂四项和颈动脉彩超,出现胸闷、跛行等症状及时就诊。